走进庐江的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原产于中国,早在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现在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淮河流域以南各省)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在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年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建成了“中国稻米博物馆”,这是中国首家稻米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展示了解稻米历史和稻米科技知识。

中国稻米博物馆位于庐江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核心区,主要有中国稻米博物馆、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现代农业设施观光园三个部分,其中中国稻米博物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平方米。全馆由稻米之门、主馆南楼和尾厅北楼三栋主体建筑组成。内有展品余件,运用声、光、电技术,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稻米历史、了解传承稻米文化、普及稻米知识、宣传稻米科技。

中国稻米博物馆馆名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笔题写,博物馆主要设立四个展厅:

第一展厅主题是“带你认识水稻”。介绍稻米的基本知识,包括世界水稻的种植分布及产量和其变化情况,以及关于水稻的一些科普知识和历史常识。这一展厅最主要的是世界水稻标本展示区,向人们展示28种国外稻种和22种国内稻种,以及庐江县内普遍栽培的28种水稻品种。

第二展厅主题是“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通过复原场景让人在各种古代稻作用具和模拟场景中,走进古代人民的农耕生活:新型工具的不断发明,耕作方式的逐步改善,古代粮食的仓储与漕运。

第二展厅主题是“民以食为天”。主要向人们展示了用稻米制成的特色食品,重点介绍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也介绍庐江当地的米饺、小红头等特色食品。

第三展厅主题是“现代化水稻生产”。主要介绍现代化水稻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及一些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尾厅主要呈现的有两个展厅:“美好新农村”展厅以一系列的丰收场景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貌;“领导关怀”展厅则反映了历代领导人对农业的重视。

“中国稻米博物馆”不就通过展览了解知识,这里还有养生百粥坊、小米酒作坊,米糕、年糕小作坊,烧饭器具展、农家活体验、稻草秸秆编织等,通过这些可以参与稻米制作、体验娱乐等文化活动项目。

近年来,中国稻米博物馆先后获合肥市校外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等称号。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