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合肥将会有哪些大变化?1月8日上午,市人代会开幕式上传出这些好消息。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创又一重磅实验室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落户合肥,一直是咱老百姓十分骄傲的一件事情。
年合肥将大力构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8+N+3”创新体系,加快聚变堆园区和国际巨变能联合中心建设。
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开工建设合肥超算中心。
科技创新强化培育“新军”
争取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落户,实施重大研发、科技小巨人项目50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户;新建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家以上。
建成安徽创新馆,举办科技创新成果博览交易会。
创建中国(合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制造业争创国家级示范区
合肥将着力提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和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维信诺第六代柔性显示生产线、联宝新增年产千万台智能产品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推动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长安汽车二期等项目投产量产。
人工智能产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园区”,力争完成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培育15户智能工厂和个数字化车间,实现户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
服务业特色小镇建设提速
大力推进合肥国家综合物流枢纽、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加快庐阳金融城、滨湖金融小镇、派河国际物流园、高新区国家知识产权集聚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创建巢湖?姥山岛国家5A级景区,推进巢湖市、庐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家博会等知名会展。
推动互联网与传统零售业、家政服务等深度融合。
民营经济培育更多“隐形冠军”
制定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修订《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实施细则。
设立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扩大新型政银担等普惠金融规模,培育更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国际化都市区”离我们越来越近
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快打造国际化都市区。
加强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东部新中心以合钢片区为核心,推动老工业基地工业遗产保护与传承,打造城市青年活力中心;骆岗片区以建设中央公园为核心,打造品质一流的城市新地标、面向全球的国际舞台;空港片区聚力建设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打造联通世界的国际合作示范窗口;三十岗片区聚力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环境清新的最美科研圣地。
开工建设合新高铁、新合肥西站、巢马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合安高铁,积极推进合宁高铁,争取商合杭北段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新桥机场二期,力争开工建设通用机场。
开工建设合六南通道,加快推进巢庐路、军二路、新蚌埠路等国省干线建设。开通运营轨道交通3号线,加快建设4、5号线和1号线三期工程,积极推进2、3、4号线延长线和6、7、8号线,加快规划S1号线,建成郎溪路高架、裕溪路高架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畅通二环改造工程。
全力创建公交都市,完善城市慢行系统、推进公共停车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滁河干渠、环巢湖大道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新增造林5万亩。加快建设城市十大公园、环湖十大湿地和个小公园、小游园。
加快打造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推进数字城管二期建设,建成覆盖全市的数字城管指挥平台。
肥东肥西长丰融入主城区
振兴县域经济,肥东、肥西、长丰一体融入主城区。庐江、巢湖等高对接主城区,进一步巩固全省十强县位次,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
农业方面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推进“粮改经”“粮改饲”“双改单”,新增虾稻共养面积25万亩。
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标扩面,建成89个中心村。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完成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1公里。
综合整治一批老旧小区
启动9个城中村和危旧校区搬迁改造,综合整治老旧小区个,实施棚户区改造1.6万套。
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加快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推进市一院、二院、新站高新区老年护理院等项目建设。
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1所
建成中小学26所、幼儿园45所,加快推进合肥六中、合肥九中、市特教中心、合肥幼专新校区等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合肥学院创建合肥大学,支持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建设“双一流”大学。
市博物馆完成选址立项
加快推进市区中心图书馆、市科技馆新馆建设,启动建设市美术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妇儿活动中心,完成市博物馆选址立项和方案设计。
新建城市阅读空间30个。
实施庐剧、巢湖民歌振兴工程,建立庐剧传承研究中心。
构建居民“十五分钟”生活圈
加快街道、社区“两级中心”建设,打造一批智慧社区,构建居民“十五分钟”生活圈。加强互联网建设与管理,营造和谐文明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