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今年春节一场疫情让全球瞩目武汉。说起武汉,人们第一印象会是武汉的标志黄鹤楼。而在距武汉三百多公里外的安徽舒城,同样也有一座地标性建筑——龙头塔。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54公里。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人杰地灵。西周时期属舒国,分立舒鲍、舒龙等国,史称群舒国。置舒县(治今庐江县陈埠乡城池村城池埂),翌年复设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年)设舒城县沿用至今。
凡是来过舒城县城的人,都会对城区中心的一座古塔难以忘怀,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城锥”。据石刻记载,此塔建于明代天启元年(),清乾隆二十九年秋重修。这座象征文风昌运的塔,因第四层有碑刻“龙头”二字而称龙头塔。六角七层楼阁式建筑结构实心砖塔,外砌青砖,内填泥土,高二十点七米。从第二层起,每面均有假拱券门。第四层嵌刻“龙头”二字,最上一层六角悬有六只铁铃。刹为生铁铸,分三层,葫芦状,高二点一米。龙头塔塔底层边宽二点六米。第七层每角悬铁风铃一只。塔身西北侧一至四层有一裂缝,宽处有四厘米,是年地震所致。塔身周围上下弹痕累累,一只风铃曾为侵占舒城日军枪弹击毁。作为县城地标的龙头塔,建国后,当地政府先后四次拨款进行了维修。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座塔的东边是飞霞公园,相传宋代画第一的李公麟晚年回故乡舒城在此归隐,在塔下建有“归来宅”,旁有放生池及清心亭。李氏与其兄弟曾在这里与苏轼、黄庭坚、王安石、米芾等文坛画友咏诗作画。苏轼曾写下“乐天早退今安有,摩诘长闲古亦无。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辋川图。近闻陶令开三径,应许扬雄借一区。晚岁与君同活计,如云鹅鸭散平湖。”描绘了这里美丽的景色,也道出李公麟隐退后的闲适心情。
据县志记述,这里原是烟柳带水,参天古柏掩寺庙,萧疏静谧。寺庙旁有飞霞亭。每当飞霞晚照,宿鸟归林,古寺钟声弥漫着“落日回光归宿鸟,余霞散绮贯长虹”的氛围。被誉为“飞霞晚照”,是“龙舒八景”之一。
90年代前的龙头塔鹤立鸡群,那种神武、傲然、和斑驳沧桑已经是留存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近几年商业发展,高楼拔地而起,让地标也淹没在城市的发展之中了。塔顶的破碎斑驳的风铃已经更换,塔的半腰的野生小树不见了,塔身的铭牌修葺一新,龙头塔依旧矗立,静静的观望着舒城点滴的变化。
岁月如梭,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一代又一代人,看着龙头塔长大,又看着龙头塔老去……无论走到哪里,龙头塔是他们梦里的乡愁。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