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就在本周末影响很多安徽人澎

                            

什么?

周末要降温十几度!

莫不是在忽悠?

安徽在十一之前

不一直就是热热热!

??

今年真不是!

周末气温就要降了!

最新合肥天气预报显示,

这个周末,

合肥最低温19℃,

周日高温竟只有23℃!

这是什么操作?

原来!

冷空气它它它真的来了!

↓↓↓

受冷空气影响,安徽9日起平均气温将下降4℃~6℃

9月7日迎来“白露”节气,

预示着冷空气随后将活动频繁起来,

9月9日周三起,受冷空气影响,

安徽省平均气温

将逐渐下降4℃~6℃。

昨天其实还是高温!

白天全省晴天到多云,

0-16时最高温度:

全省大部分地区32~35℃,

最高石台36.7℃;

省城合肥34.1℃。

预计8-9日全省晴天到多云;

10-12日全省多云到阴天,

其中9日淮北北部、

12日江南西南部、

13日沿江江南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雨。

8日淮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南

大部分地区

将出现35℃左右的高温天气。

9-13日受冷空气影响

全省平均气温将逐渐下降4~6℃,

其中11日全省平均风力增至3~4级,

阵风7级。

再次温馨提醒

我们已迎来了白露节气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是一年当中

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意味着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

凉风习习的夜晚增多

气温多波动

白露过后气温开始下降

天气渐凉,冷暖多变

此时

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

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

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1、防秋冻受凉,勤泡脚

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因为“白露”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感。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

虽然“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秋冻并非人人皆宜。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受冻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

随着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会出现手脚冰凉、乏力等症状,从中医来讲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养生专家建议,从白露起,应注意补养肾气,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泡,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泡脚的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所以常搓揉耳朵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本报资料图

2、防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

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此时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但是,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其实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热”。

“花粉热”的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积极预防。

过敏体质者,秋季出游前15天左右就要口服抗过敏药物,并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随时保持鼻腔清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早晨5点到上午10点是花粉扩散的高峰时间,不宜在户外久留;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淋浴,对去除身体上的过敏原会有帮助;注意加强身体锻炼,早晚不可贪凉,预防过敏性疾病并合理调整饮食。

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等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生冷、辛辣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韭菜花、黄花、胡椒等,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本报资料图

3、多运动,提高耐寒能力

白露时节,秋高气爽,比较适合户外运动,长期坚持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和耐寒能力。

9月初就降温这么低,

晚报君觉得也不常见啊!

提醒各位:

及时应对冷空气~

秋衣秋裤,要不先拿出来?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

来源/新安晚报

编辑/张媛

校对/施杰苏钰欣

原标题:《太突然!就在本周末!影响很多安徽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0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