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关于孙立人
在国民党派系林立的军队里,几乎所有高级将领都出身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等,当然还有为数不是很多却影响极大的将领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只有一人毕业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这使得他在富有浓厚东方色彩的国民党军队中,显得尤为突出,他就是被称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
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一个书香世家,自幼由父亲聘请私塾先生在家开办私塾,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年,其父孙熙泽到山东登州府做官,孙立人与兄长在济南读书。辛亥革命爆发后,孙熙泽辞官闲居青岛,孙立人在青岛读高等小学,后又随全家迁往北京。年冬北京清华学校招生,孙立人回原籍报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于年秋进入清华学校读书。
当时的清华学校是留美预备学校,分中等科和高等科,各科四年,高等科读完后要远赴美国继续求学完成学业。孙立人从中等科读起,在清华学校苦读8年。此间,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爱好体育活动,尤其以擅长当时在中国并不普及的篮球运动而著称,一度成为国家队队员,参加了年5月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与队友一起为中国队第一次摘取了远东篮球桂冠。
年6月,孙立人从清华学校毕业,与同届毕业的60多人一起赴美留学。清华学校毕业生赴美留学享受官费,到美国后,孙立人进入印第安纳州普顿大学学习土木工程。这是父亲为他选择的专业,孙立人本人的志愿是学习军事,但作为前清举人的孙熙泽对北洋军阀极为反感,孙立人只好遵从父命。
为了走强军之路,孙立人年夏取得普顿大学工程学士学位后,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考入后来扬名世界的马歇尔、巴顿的母校美国弗吉尼亚军校。
弗吉尼亚军校是美国一所著名的州立军校,创办于年,其历史仅次于年创办的美国西点军校。
该校学制四年,鉴于孙立人已取得土木工程学位,特准他插入三年级,免修一至二年级土木工程学课程,所学课程以军事科目为主。这段军校生活,培养了他成为一名合格军人所必备的诚实、坚忍、无畏、不屈不挠的品格。十几年后,当他率领新三十八师在缅甸茂密的丛林中对日军浴血奋战时,中国人通过他了解到美国南方的那个军校。61位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的美国将军在反法西斯战场上同孙立人并肩指挥战斗,其中包括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和美国第七集团军司令巴顿中将,让孙立人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年,孙立人从弗吉尼亚军校毕业。9月他获得政府补助,以私人身份赴英法德苏等国考察军事,直到第二年6月才回到国内。回国后,孙立人经朋友介绍,进入南京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学生大队队副和教官,除负责军事管理和训练外,同时教授桥梁学。但这是个培养文职人员的学校,军事管理和训练虽然很严格,但不是主业。在这里任职毕竟不算军人。而孙立人想当一名真正的军人。恰逢冯轶裴训练新军,孙立人离开中央党务学校,满怀希望地进入冯轶裴的教导师。
02孙立人引入美国的治军方法
一到教导师,孙立人便失望了,国内军校毕业生一般初任职最低也是排长,而他这个毕业于美国正式军校可授少尉军衔的军官,却只当了班长。而让他更为沮丧的是,顶头上司排长抽大烟,等他从班长升到排长,再升副营长,顶头上司营长也是个大烟鬼。不到半年,孙立人便离开了教导一师,进入陆海空总司令部宪警教导总队任大队长。由于看不惯克扣学员薪饷,怒打克扣兵饷的军需官,又替学员向总队长索饷,孙立人以目无长官、违抗命令被撤职。不久,孙立人又出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副总队长,这两个职务,干了约一年,其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财政部长宋子文。由此,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
此时,宋子文建立财政部税警总团,其配备与正规军队不相上下,武器装备从美国购买,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担任。孙立人便在此时被宋子文选中,委以税警总团特务团上校团长。年初,税警特务团改称第四团,孙立人也由特务团团长改为第四团团长,并在宋子文的支持下扩大整编,驻防江苏海州练兵。
海州练兵是孙立人一生中四次练兵中的首次,他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制定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其他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在年国民党军队的一次射击比赛中,税警第四团荣获团体和个人第一名,在48个参赛单位中,税警总团得总分第一,个人成绩前十名中有7名是第四团射手。
在国民党军事史上,各派系有过五次升官高潮,第一次在北伐进军期间,第二次在军阀混战期间,第三次在“剿共”战争中,第四次在抗日战争中,第五次在三年内战中。前三次孙立人均未赶上,北伐时他尚未回国,军阀混战与“剿共”战争时税警团主要任务是缉私,没有作战任务,在第四次升官高潮中,机会终于开始垂青于孙立人。
年八一三淞沪之战爆发,税警总团奉命参战,配属中央军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孙立人率税警第四团随总团赴上海参加阵地守备战。10月中旬,税警四团在刘家宅之线阵地与日军对峙,中间仅隔一道约10米宽的小河,双方阵地相距20至30米。由于距离太近,日军炮火凶猛,阵地多处被摧毁。守在一线的士兵来不及修筑工事,只有将阵亡的战友的尸体搬来作为掩蔽物。如此对阵,有的防守部队上阵两三天便伤亡惨重,不得不撤下去,而税警四团的阵地始终没有被突破。由于坚守有功,孙立人升任税警第二支队司令,指挥第四、第五、第六三个团作战。
月底,孙立人率部撤到苏州河南岸阻击渡河日军,击退强渡苏州河的日军七次进攻。为了夺回友军失去的桥头堡,孙立人在冲锋中身负重伤,以致昏厥三天。宋子文闻讯,立即命其弟宋子安在大撤退前将孙立人接到香港治疗。
这是孙立人第一次率部参战,作为非正规部队,税警总团能与正规部队一起参加如此激烈的战事,已经说明其战斗力非同一般。而孙立人的第四团又是税警总团中的佼佼者,其战斗力之强,令所有人大出预料,由此受到军方的重视。
淞沪会战后,税警总团被编为陆军第四十师。医院养伤的孙立人却毫不知情。由于得不到部队的消息,孙立人惴惴不安,在医院住了两个月,未等完全痊愈便匆匆出院赶往武汉,到武汉后才知道自己已成为光杆上校团长。因受伤散落在武汉的原税警团官兵,听说孙立人在武汉,纷纷赶来找他,希望他能为大家寻找出路。这些曾经为国流血流汗的官兵如今落得无依无靠,有的甚至生活都难以为继,孙立人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于是赶到财政部为大家寻找出路。此时财政部长已由宋子文换成了孔祥熙。听完孙立人的报告,孔祥熙决定重建税警总团,为了防止被收编吞并,特地更名为缉私总队,由孙立人任少将总队长。
缉私总队由淞沪会战后已伤愈的税警总团残兵和招募的新兵组成,规模3个团,2个直属营,开始时总部设在长沙,日军占领武汉后逼近长沙,缉私总队奉命撤往贵州,于年底在贵州都匀与独山之间安营扎寨。随后,一边扩充部队,一边开始练兵。不久缉私总队便扩张到6个团的规模,孙立人除任总队长外,还兼任贵州省第三绥靖区指挥官,负责黔南15县的治安。
都匀训练是孙立人的第二次大练兵,训练情况一如海州,仍本着税警第四团“经济公开,人事公开,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的原则,军需方面的人员仍由盐务总局指派,他本人绝不在公款中开支任何特别费用。对于军官的遴选任用,始终坚持唯才是举,对任何真正的人才他都十分珍重。至于训练管理的严格,亦是一如既往。
虽然缉私总队已有相当规模,训练也卓有成效,但终究不属正规军,这让孙立人颇为苦闷。尽管他从学识、经验、战功看都可以独当一面,但由于国民党军界派系林立,像他这样的留洋军事人才,没有任何背景与渊源,想侧身正途独当一面建功立业绝非易事。
年秋,孙立人以缉私总队终有名不正言不顺之感,呈请盐务总局恢复税警总团的原名。不知此时孔祥熙是出于何种考虑,总之同意了孙立人的呈请,恢复了税警总团的原名。这也许是孙立人重返军界为国效力沙场建功的一个步骤。
但此时税警总团早已引起军统头子戴笠的注意。三年来税警总团鸡鸣即起,出操练兵,无一日空闲,官兵体魄健壮,军事素质过硬,军风军纪非一般部队能比。戴笠对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6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