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医院那家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06206.html
央广网合肥8月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汛期以来,合肥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1.4亿元。在今天上午召开的第5场“巢湖保卫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合肥市农业农村局通报了洪涝灾害给合肥市农业发在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灾后生产恢复建设工作的情况。 据悉,截至8月3日17:00,合肥市大田作物和设施农业受灾.11万亩,成灾.49万亩,绝收94.0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8.6亿元,其中庐江县、巢湖市、肥西县受灾严重。损毁棚舍面积11.13万平方米,家禽死亡36.5万只,经济损失万元。水产养殖受灾面积14.4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受灾面积21.1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道路、灌排沟渠、桥涵闸损毁直接经济损失14.6亿元。
合肥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夏伦平告诉记者,灾害发生后,市农业农村局扎实推进抗灾救灾及灾后生产恢复建设工作。
7月31日,合肥市出台《关于恢复灾后农业生产指导意见》,明确做好灾情核查、生产排水、科学调度、要素供应、保险理赔、产业扶贫、强化防疫,资金保障等8项恢复措施。目前,合肥市级财政已先行预拨万元补助资金,用于种植业、设施农业灾后恢复生产所需的改种补种种子、化肥等农资购置;畜牧业棚舍修复、防疫物资购置;渔业种苗购置、设施修复等。
发挥“外脑”作用,科学指导灾后恢复。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行业首席专家,编写13项农业救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指导技术,截至8月3日,针对水稻、设施农业等受灾严重作物灾后恢复开展专家会商会7次,形成12条技术指导措施。
合肥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组织百名专家“1+4+13”(1位首席专家组长、4位行业首席专家或岗位专家,包联13个县(市)区、开发区)“专家一线行”活动,针对受灾严重地区开展“逐户上门、精准施策”服务。
着力“分时”恢复。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根据退水顺序,制定对应措施,根据各地汛期受灾情况,结合实际,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选择生长期适合的水稻、蔬菜、杂粮、豆类、鲜食玉米等作物,确保应补尽补、能种则种,争分夺秒恢复生产,做到“退出一块,补种一地”。同时着力“分类”恢复。畜禽养殖突出安全。及时组织人员实施畜禽和物资转移,加强产销对接,做好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消除疫情隐患。水产养殖突出减损。及时提供水产苗种供应信息,指导养殖业主尽快补苗。农田水利突出补损。指导各地疏通沟渠,修复水毁农田。农资市场突出严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加强产地和屠宰环节监督检查,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底线。
截至8月3日,合肥市农作物应补改种面积79.4万亩,已补改种面积27.56万亩,受灾田块灾后田管面积.8万亩次;畜禽棚舍恢复23家、1.8万平方米;水产养殖恢复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