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安徽日报」
“世上没有绝对的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废物,便是错放的资源。利用得法,就能重新归位,变废为宝。
今年6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就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截至年底,全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1.6亿吨,综合利用量1.3亿吨。
每年这么多固废是如何处理利用的?针对固废源头减量、垃圾分类、打击跨省倾倒等工作,还将出台哪些给力措施?
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6名省人大常委会会员、2名省人大代表向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省法院、省检察院轮番发问,“把脉问诊”固废污染防治工作。
新技术赋能综合利用
去产能助推源头减量
针对如何做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源头减量工作,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应询时表示,年起,我省在全国开创性实施“五个一百”专项行动(着力壮大户节能环保生产企业、推介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推广种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实施项节能环保重点项目、培育家节能环保服务公司),超过项技术、装备产品、重点项目进入“五个一百”目录得以应用实施,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年均增长近20%、“十三五”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05%,助力全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资料图:9月3日,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安徽欣创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环控中心,员工正在对环保设施实时监控。
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十三五”以来,全省累计淘汰炼铁产能万吨、炼钢产能万吨,淘汰水泥.5万吨、平板玻璃万重量箱、电力38.7万千瓦,在全国率先关停30万吨以下小煤矿;取缔地条钢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去产能任务,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90%。相当于从源头减少固废万吨、节约标准煤万吨。
△资料图:9月18日,晨曦中的庐江县泥河镇八里村光伏发电项目。
下一步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提升工程,坚持源头减量,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非煤矿山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继续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完善绿色工厂、产品、园区、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覆盖全省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固体废弃物产量高,固废污染防治涉农任务重。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回应代表询问时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争取中央资金5.8亿元,去年开始,省财政安排专用资金约8亿元,用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目前我省规模以上秸秆利用企业家,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下一步将对标准化秸秆利用产业项目、签约的大项目和环保产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我省农膜年使用量约12万吨,目前全省农膜回收企业73个,农膜回收网站(点)个,初步构成废旧农膜回收网络体系。关于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问题,下一步将健全回收-贮存-转运-处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年覆盖长江安徽段沿岸各市,年实现覆盖全省。大力推行农药实名制购买制度,建立农药数字化监督管理系统,强化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全程可追溯管理。
△资料图:位于利辛县孙集境内利用秸秆发电的“利辛县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日前正在加紧施工
医疗废弃物有了电子身份证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是固废污染防治的重点。如何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怎样更好地加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及处置?
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孙艳辉回应称,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十六个部门共同编制印发了《安徽省十四五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划》,通过健全责任体系、构建信息体系、优化升级贮运体系、改进处置体系、完善监管体系,全面提升全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孙艳辉透露,我省现已编制小微产废单位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管理办法,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各市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的收存转运中心的建立,并且已经联合省教育厅开展大中小学实验室危废收集的逆向回收体系。同时,在十六个市规划了20个重点项目进行危废的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就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管理工作,省卫健委党组书记刘同柱应询时介绍,将进一步做好与“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系统”衔接,对医疗机构废弃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实施信息化监管。充分利用电子标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