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大力发展早稻生产

庐江是全国粮食主产县,也是全省双季稻种植面积最大的生产县。近几年,庐江县紧紧围绕着“保障粮食安全”这条主线,“稳中求增”发展早稻生产,增面积稳总产,夯实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全县强化早稻生产政策扶持,奖补结合促内生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抓早稻试验示范,加速适用新型科技成果落地熟化,以科技创新驱动早稻技术服务上层次,生产面积上规模,生产稻谷上档次,促进早稻生产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一、加速成熟模式推广,探索新模式新装备应用。围绕“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求,近年来庐江县高效整合部、省、市粮食生产项目资源,全县域开展早稻科技创新试验示范,集成优质专用品种、工厂化集中育秧等先进技术,修订并推广4套早稻机械化生产标准化操作规程,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测土配方与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成熟技术模式,全力加速各项创新科技成果在早稻生产的转化应用。同时,积极引进“沪苏浙”种质资源成果和新型浸种催芽箱、智能化育秧流水线、侧深施肥、插喷同步控草和有序抛秧机等新机械新装备,探索水稻生产省时省工高效的全程机械化模式应用,在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指导下,联合省农科院、安农大、南农大、扬州大学等大专院校院所,搭建长期合作攻关研究平台,围绕各项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持续开展技术探索,近三年围绕早稻共性问题共开展技术应用研究86项次,实施田间试验项次。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种植科技水平,庐江县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为抓手,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引进浙江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系统装备”、极飞稻草人等新型农业机械或配套装备,摸索田间农业气象监测、智能化操作管理和远程实时监控等新技术,助力提升农业生产智慧发展和信息化水平,为“智慧农业”粮食作物大田生产本地化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二、出台早稻扶持政策,多措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为争取全年粮食生产主动,庐江县提前谋划早稻生产,及时出台《庐江县年稳定发展早稻生产实施意见》,明晰奖补扶持政策,调动农户早稻种植积极性。一是充分落实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优化稻谷补贴方式,倾斜支持早稻生产。对发展双季稻的,较单季稻稻谷生产者补贴每亩提高20%;对50亩以上双季稻种植户(含再生稻),早稻每亩再增加元。二是发展早稻订单生产,推进基地产销对接、订单收购、优质优价,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与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经营主体签订订单合同,以高于托市收购价5%以上收购优质早稻。三是扩大早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面积,由过去的3个早稻示范片扩大到8-10个,面积增加亩以上。四是鼓励支持早稻机插秧、再生稻生产,积极引导布局再生稻轻简化生产,推广强再生优质高产水稻良种,集成配套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五是加强“劝耕贷”等“三农”金融扶持政策向发展早稻规模化生产、有融资需求的经营主体倾斜,对购买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的经营主体优先推荐信贷支持。多措并举,确保全县全年早稻播种面积不低于53.5万亩(含再生稻3万亩),早稻总产不低于22万吨。

三、技术服务创新升级,让种田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保障早稻生产平稳有序进行,庐江县创新技术指导服务方式,加速各项科技成果应用熟化,切实提高早稻生产技术到位率。一是创新农技服务方式,借助短信、广播电视、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