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红色印记这位生于岱鳌山脚下的革命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319/10461911.html
                            

编者按

庐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历经了艰难曲折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庐江人民将永远缅怀他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今年是建党周年,“微聚庐江”将和各位微友一起,共同回顾庐江党史,追忆那段峥嵘岁月。

铁心跟党献身革命

——张亮侯传略

张亮侯,又名张良培,庐江县乐桥镇(原大化乡)双坝村人。年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幼年在村私塾读书,聪明、勤学,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称赞。10岁考入罗昌河镇高等小学,是同班学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他为人诚实,读书写字,有一股倔劲,每次不把功课做完,决不放手。高小毕业后,考取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中途辍学,经周新民推荐留在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工作,并且开始从事秘密革命活动。

年“三二三”反革命事件发生后,古老的安庆城笼罩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无法立足的张亮侯回到家乡,经人举荐到浮山中学任教员,并与家乡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学校,他经常利用课堂,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还在校外办起了农民夜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年6月,张亮侯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中共小邹庄支部成立,他当选为支部书记。此后,张亮侯在庐(江)桐(城)边界地区积极组织农民协会,有步骤地组织农民,惩治恶霸,斗争地主,开展抗捐、抗税斗争。在斗争中尝到甜头的农民群众积极要求参加共产党,党组织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建立了5个党支部,有党员42人。年3月,中共安徽省临委派巡视员王步文秘密来到桐庐边境七架桥一带视察。5月,于董家祠堂召开各党支部书记联席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七架桥区委,张亮侯当选为区委委员。12月,他和马哲聪在七架桥庙岗嘴成立七架桥地区农民协会,辖7个分会,有0多会员。当地地主豪绅坐卧不安,四处打探消息,监视农会活动,并串通其他地主豪绅,妄图搞垮农会。张亮侯、马哲聪采取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同土豪劣绅作斗争。他们以“饥民求食”为名,领导和发动庐南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扒粮”斗争,迫使黄泥河商团团长卢子围和谭来盛、何自青、黄长青等地主将4.8万多斤粮食分给农民,从而解决了农民春荒缺粮的困难,也大大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斗争觉悟,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反动气焰。张亮侯的行动招致了部分地主的仇视,他们向国民党庐江县政府告密,几次密谋逮捕他,但由于农民的掩护使他免于被捕。

年7月,根据安庆中心县委指示,正式成立中共庐江县委,张亮侯任县委委员。由于蒋介石发动对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围剿”,全国形势发生变化。12月,庐南地区党团及农会组织受到破坏,大批中共党员纷纷离开庐南。年初,县委书记郑中强离开庐南后,有的地方群众思想混乱,情绪低落,急需党的领导。为此,县委及时改选,张亮侯任县委书记,坚持斗争。当时县委中心任务是积极搜缴反动武装,充实革命武装,扩大游击根据地,打击当地土劣势力。同年5月,县委在庐南郑家湾召开会议,成立了庐南赤卫队、砖桥南官山游击队,队员发展到90多人,长短枪30余支。6月,在张亮侯的领导下,枪杀了恶霸地主郑英甫、国民党特务刘之谓。郑英甫是七架桥地区臭名昭著的大恶霸,他依仗兄弟子侄的宗族势力,独霸七架桥,对农民施行重利盘剥,手段毒辣,贪得无厌,群众对其恨之入骨。在6月的一天上午,庐南赤卫队在庙岗嘴一家茶馆,乘郑英甫无备之机,结束了这个恶霸的性命。国民党特务刘之渭与人民为敌,使黄泥河地区的农民运动受到严重威胁,县委决定除掉这一害。6月下旬的一天,待刘之谓在地主老财家花天酒地之后,乘船返城之时,等在柴埠渡的赤卫队员跃上船只,却未见其踪影,原来这个狡猾的家伙一发现赤卫队员就溜入水中,想潜水逃跑,但还是被机智的队员们发现,朝水中连开几枪,结束了他的狗命。县委在庐南镇压一批恶霸地主、叛徒、特务,党团和农会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使群众稳定了情绪,增强了斗志。

正当庐南地区革命斗争轰轰烈烈的时候,党组织内部又有少数意志薄弱者叛变革命,为国民党反动派充当鹰犬,提供线索,大肆破坏我党的地下组织。同年底,张亮侯被迫转赴上海浦东小学当教员,以此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地方工作。

年7月,张亮侯返回家乡时,正值桐城、庐江2个县委合并成立中共桐庐县委,他当选为县委委员。同年9月,由于叛徒告密,国民党在庐江城内及南乡逮捕了何泽洲、张开明、胡延沐等人,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11月,省保安团和地方团防以叛徒朱镜明、高翔、程贤彬(陈黎平)、张宅中等为向导,自桐城城内到浮山,又转至庐南和庐城一带,大肆捕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群众,庐南许冀松、吴国华、杨柏槐等人被捕自首,桐庐党团组织遭到破坏。同年底,张亮侯来到上海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

年6至7月,张亮侯从上海回到家乡从事抗日活动,后转至桐城县在民众动员委员会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宣传队,唤起民众抗日,为前方将士募捐寒衣,组织建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动员民众参军。

年9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委任翟宗文(进步人士)为庐江县长,原县长李治强凭借武力不服从调动,拒绝新县长到任,后新四军第四支队奉令护送翟宗文上任,支队参谋长林维先率第七团一营、三营、特务营和手枪团奔袭李治强盘踞的庐江城,于11月2日攻克庐江城后,翟宗文就职,随即改组了县政府及基层政权。此时,张亮侯回到庐江参加动委会工作,与新四军第四支队取得了密切联系,积极从事武装组织工作,并出任国民党南二区(黄泥河)区长。时隔不久,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翟宗文被指控为共产党而遭免职。张亮侯也辞去区长职务,并将区内24支长短枪交给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大队。此后桐城县长罗均民(进步人士)以县动委会会员身份,调张亮侯到桐城任县政府主任科员。从此,张亮侯即以此合法身份从事党领导的地方活动。

年4月18日,张亮侯知悉国民党特务计划突袭中共地方组织的绝密情报,便冒着生命危险,将情报送给党的地下组织,使之安全转移,让敌人扑了空。不久张亮侯被捕。在狱中,他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淫威,坚贞不屈,虽受尽折磨,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对党组织的秘密只字不吐,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在狱中他有遗诗一首:

自古龙舒著盛名,

而今遍地血腥浸;

一肩家国双行泪,

洒向囚窗诉友人。

年7月,国民党反动派软硬兼施,终无所得,最后将他残酷杀害。在刑场上,张亮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高呼着“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口号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出品:庐江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这位生于岱鳌山脚下的革命烈士,铁心跟党献身革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